欢迎光临杭州天景水生植物园!

设为主页     |     加为收藏


新闻动态

专家呼吁科学理性发展水生植物

2020-07-22     天景水生

      面对来势正猛的“水生植物热潮”,专家呼吁从业人员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日前,在风景优美、荷香四溢的杭州花圃流花榭内,来自上海、台湾、山东、江苏南京以及浙江杭州、宁波、绍兴、金华、嘉兴、诸暨、余姚、海宁等地的120余位园林绿化专家、学者,和管理部门、施工设计单位及生产、应用单位的负责人济济一堂,对由水生植物掀起的园林造景新热潮进行了理性的探讨。         

      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一项正在兴起的新兴花卉产业,水生植物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千万不要一哄而上,为了抢吃“头口水”而盲目地发展。科学、理性地发展水生植物,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赢。         

      浙江大学园林所所长夏宜平博士说,目前对水生植物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设计、应用与生产单位之间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夏宜平博士认为,目前水生植物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3个方面:一是对水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不足。以杭州地区为例,虽然所用植物材料较为丰富,但常用的也就局限在黄昌蒲等十几种的范围内,造成多数水生植物景观雷同,看多了便觉毫无新意。二是配置应用仍显单调,尤其是立面设计和季相变化。目前人工水景有泛滥之势,在生态配置中往往只看当时效果,忽视了季相变化可能带来的景观变化,缺少高大的湿生乔灌木,景观的层次感十分欠缺。三是水生植物应用的生态学问题,即潜在的生物侵害与防治。目前园林建设部门已充分认识到水生植物应用配置的重要性,但园林设计单位普遍对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功能等均认识不足。同时,江浙一带的园林植物生产企业虽已有明显的市场嗅觉,正在不断开发新品种,但对引进新品种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认识尚显不足。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灵隐管理处的鲍挺华副主任说,水生植物有着十分显著的季节景观差别,一般的陆地植物即使落叶后还有形态优美的枝干可供欣赏,而水生植物很容易形成光秃秃的景象,因此水生植物不能与陆生植物绝对割裂开来应用,而应该与乔灌木有机搭配。水生植物在栽植手法上与地被和乔灌木有着很大区别,比如不同的水态、不同的水深都应该考虑不同的配置栽植。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胡京榕指出,目前在水生植物的应用设计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一重一轻”现象,一是“重洋轻土”,热衷于外来引进的水生植物,对本地乡土物种的研究和应用重视不够。二是“重淡轻盐”,偏重淡水环境的水生植物,对海水盐碱地水生植物重视不够。三是“重浅轻深”,偏重于浮水类和挺水类物种研究,对隐没水中的沉水类物种重视不够。四是“重草轻木”。仅仅把视野停留在水生草本植物上,忽略了耐水湿环境的木本植物的应用。五是“重表轻里”。偏重于物种分类特征与观赏品质的研究,而对其生存环境要求及生态功能研究相对薄弱。胡京榕认为,造成这5种“一重一轻”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多数的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对水生植物的认识还非常肤浅,设计中随意性很大,根本不做必要的等深线设计,对水生植物的水文要求、背景处理、底泥状况、季相演替及欣赏角度等相关问题更是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        

       夏宜平特别强调,搞水生植物一定要因地制宜,切不可盲目跟风。他说,在我国水生植物应用理论体系尚未成熟的今天,一味地强调水景园会造成很多资源浪费。况且人造水体做得好可以美化环境,但做不好也可能会滋生臭水,滋长蚊蝇,污染环境。因此他建议,对于水景的开发应采取保守谨慎的态度,对植物适宜生长环境、具有的技术水平都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没有水的地方不要轻易搞人工水景,本来就有自然水体存在的地方,也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水生植物来改善水体环境。        

       浙江省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高级工程师张宏伟建议大家多生产和应用本土化的水生植物。他说,其实我们的本土水生物种资源相当丰富,仅清凉峰保护区就有1100多种水生湿生物种,可开发的潜力非常巨大。然而不少应用单位为了追求一时的效果,喜欢选择一些外来的新品种,有些生产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也热衷于引进新品种。外来物种是需要经过历史考验,证明安全后才能应用的。而大量的乡土物种则是经过了长期演变,才完全适应当地的。所以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多开展野生水生植物的选种育种、人工栽培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工作,选择适合当地景观和治污需要的植物品种,栽培驯化,并随时发现新品种,以不断丰富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创造多姿多彩、诗情画意的水生植物景观。

联系地址:

Copyright©2016-2017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故乡人网络